各國外交動態
《路透社》報導, #德國 總理 #梳斯(Olaf Scholz)正前往 #俄羅斯 與 #普京 會晤,以嘗試避免戰爭發生。 #法國 外交部長 #勒迪利安(Jean-Yves Le Drian)表示,根據法國及其盟友所作的評估,俄羅斯軍隊在不久後就會迅速入侵 #烏克蘭 ,入侵計劃經已一切準備就緒。勒迪利安更指,若然俄方正式入侵,歐洲將會對俄國實施大規模制裁,形容俄羅斯可能會中下迴力鏢。
#美國 國防部長 #勞萊柯士甸(Lloyd Austin)於今日將會先後到訪 #比利時 、 #立陶宛 及 #波蘭 。據報,柯士甸到訪比利時期間將與其 #北約 盟友會面。北約正考慮於東南歐增兵。根據北約說法,其將會於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各增加 1000 名士兵作部署,並可能於斯洛伐克及匈牙利作同樣部署。
#加拿大 政府宣布則會為烏克蘭當局提供 5 億貸款援助。 #澳洲 總理 #摩理臣(Scott Morrison)敦促中國就俄羅斯威脅烏克蘭一事應表示譴責,並應允許聯合國作出適當回應,而非透過其安理會成員資格來抵制相關建議。
#日本 防衛大臣 #岸信夫 表示,俄羅斯海軍全體艦隊在 1 至 2 月期間於 #地中海 、 #北海 、 #鄂霍次克海 、 #大西洋 、 #太平洋 等地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的做法實屬罕見。岸信夫稱,俄軍可能想透過此舉來呼應最近烏克蘭周邊俄軍的動向,展示其海軍能同時在地球東西部航行的能力。
日本、以色列、英國和美國在列非夫(Lviv)設小型領事館,以維持基本服務,協助其公民在有需要時撤離。
烏克蘭國內形勢
在烏克蘭東部打擊親俄武裝分子的「聯合行動部隊」(Joint Force Operation)在其 Facebook 表示,親俄分子分別於盧甘斯克州鐸希斯賓卡村(Trokhizbenka)附近手持反坦克榴彈發射器開火及於頓涅茨克州馬連卡市(Marinka)附近使用一架無人直升機發射了一枚 VOG-17 手榴彈,造成一名士兵受傷。
烏克蘭國家警察局長吉文高(Igor Klymenko)宣布從 2 月 14 日至 19 日起,警隊人員將會加強服務,包括增加巡邏次數及部署更多人員進行監測街頭情況工作,保護國民。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快速反應旅在頓巴斯(Donbas)地區為俄羅斯錄製了一段短片。短片中的軍人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準備好用他們所有力量和所有能力去愛」敵人。
烏克蘭總統 #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簽署了新法令,宣布將 2 月 16 日定為「團結日」。總統府指,為了穩定社會及增強國民在「受到威脅」及「壓力」時的「復原能力」,決定將 16 日(週三)定為「團結日」。所有政府建築物於當日都會升起國旗,並將於當地時間早上 10 時演奏國歌,旨在團結及支持身在烏克蘭的外交使節人員。新法令亦宣布從 3 月 1 日起,烏克蘭軍隊人員的經濟援助金額將會增加 30%,而駐紮邊境的國民警衛隊則再額外增加 20% 經濟援助額。澤連斯基表示,他及其家人目前仍身處首都基輔,並稱他們不會離開基輔。
澤連斯基表示,該國仍會繼續尋求加盟北約。較早前烏克蘭駐英國特使曾暗示基輔可能會以收回其有意加入北約的決定來換取地區穩定,但其後該特使又收回有關言論。
烏克蘭航空公司 SkyUp 宣布,所有航班皆已恢復售票。
烏克蘭最高拉達投票通過第 7045 號決議,向聯合國、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安組織、北約、黑海經合組織、各國政府呼籲,不要承認分離地區的合法性。
俄羅斯的最新舉動
俄國外長拉伐羅夫(Sergey Lavrov)在一個電視交流節目上建議,總統普京及克里姆林宮當局應嘗試用更多時間,透過外交途徑來達成安全保障協議。
俄羅斯駐歐盟大使慈索夫(Vladimir Chizhov)向《衛報》表示,如果俄方認為有需要保護居住在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公民,俄國就有權發動「反擊」。慈索夫重申,只有被烏克蘭「挑釁」的情況下,俄國才會發動入侵。
#俄羅斯共產黨 早前向 #國家杜馬 兩院(Council of Chamber)提交了兩份有關承認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PR)的決議草案,其中一份提交給普京簽署的決議草案已獲通過。克里米亞首腦歡迎國家杜馬此一決定。
俄羅斯當局宣布「決心聯盟 2022」軍事演習已結束,部份西部及南部軍區的部隊將返回原駐紮地。撤離的部隊包括 23 組營戰術群(BTG),但仍前往烏國邊境的中部戰區及東部戰區部隊則未有消息。而此等宣布與俄方於 2014 年入侵克里米亞前的動靜幾乎相同。以下《路透社》的衛星圖像顯示俄軍正集結在白俄羅斯里切沙(Rechitsa)及俄羅斯耶尼亞(Yeln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