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ist
沒有搜尋到相關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投稿
沒有搜尋到相關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烏克蘭危機LIVE
  • 大韓民國總統選舉LIVE
  • 專題剖析
  • 一週動態
  • 國際懶人包
  • 烏克蘭危機LIVE
  • 大韓民國總統選舉LIVE
  • 專題剖析
  • 一週動態
  • 國際懶人包
沒有搜尋到相關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The Glocalist
沒有搜尋到相關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烏克蘭危機
  • 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 專題剖析
  • 一週動態
  • 國際懶人包
ADVERTISEMENT

塞科簽署歷史性協議 —— 當勞侵特色的外交政策

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兩國領導人於白宮,在當勞侵總統的見證下,簽署「經濟關係正常化」協議

The Glocalist 編輯部 撰文: The Glocalist 編輯部
2020-09-06
歸類於 專題剖析
閱讀時間:4 分鐘
A A
0
塞科簽署歷史性協議 —— 當勞侵特色的外交政策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美國時間 9 月 4 日,塞爾維亞(Serbia)和科索沃(Kosovo)兩國領導人於白宮,在經過巴爾幹談判後,兩國在當勞侵(Donald Trump)總統的見證下,簽署了「經濟關係正常化」的歷史性協議。在協議內容方面,總結有以下五點值得關注的事項:

  1. 雙方經濟關係正常化,當中列明一系列由美國主導的經濟合作措施和投資
  2. 人道主義合作條款:維護宗教自由、同性戀的非刑事化、尋找內戰中失蹤人口的下落、安頓難民人口等
  3. 塞爾維亞承諾停止「撤回承認科索沃」的遊説行動,科索沃也承諾停止積極加入國際組織,兩者為期至少一年
  4. 科索沃外交上正式承認以色列,並在耶路撒冷設置大使館,而塞爾維亞將其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5. 兩國同意禁用不可信的 5G 供應商,若已有則須拆卸

當勞侵會後表示:「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前往這兩個國家。」暗示可能將會到訪塞爾維亞和科索沃。

「經歷了充滿暴力和悲痛的歷史,以及多年談判失敗後,我的政府提出彌合鴻溝的新方法。透過專注於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使兩國關係取得重大突破 —— 原本沒有人認為是有可能。 而我認為效果將會非常好。 我們將在多個問題上進行經濟合作。」

美國總統當勞侵與塞爾維亞及科索沃領導人,在三方會議上的講話

塞科關係 —— 巴爾幹半島的最後矛盾

自科索沃在 2008 年單方面宣布獨立後,雖然大多數西方國家都承認科索沃的主權獨立,但塞爾維亞一直以「國家統一」為由,拒絕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更不願與其建立外交關係,雙方反覆的緊張關係,以致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的巴爾幹半島(Balkans)之局勢,仍未完全穩定下來。

而在歐洲被孤立的塞爾維亞,為了謀求經濟發展,一直希望加入歐盟(European Union),並於 2009 年正式提交申請,但入歐的談判進度十分緩慢。歐盟除了要求在政治、經濟和制度上的改革外,其中第 35 章要求塞爾維亞在外交上承認科索沃獨立,或與科索沃關係正常化。但是在近年來,巴爾幹半島上的 #塞科關係 仍有高低起伏,這成為了塞國的一個「死結」,加入歐盟的日子變得遙遙無期。

儘管塞科雙方為關係正常化而多次作岀努力,但有不少分歧仍難以解決。兩者為加入歐盟,曾多次進行雙邊談判,各自「放軟話」表明有妥協空間。如 2011 年塞科商議共管邊界方案、2018 年協商的「邊界修正」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現任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曾表示須「以現實的態度面對」科索沃問題,直言「不要期望收回我們很久以前失去的東西」。

塞爾維亞對科索沃一手硬一手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拖壓,例如展開「撤回承認科索沃」的遊説行動。科索沃當局則以開徵 100% 關税報復,導致雙方的談判於 2018 年急轉直下。因而引發 2019 年科索沃的「掃黑行動」,雙方關係並一度惡化,關係正常化的日子更加是遙遙無期。

為何塞國不「武統」科索沃?

對塞爾維亞而言,在科索沃問題上,「武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靠外交博弈「打壓」科索沃。

前南斯拉夫國家,圖:The Glocalist

若塞爾維亞執意「武統」科索沃,會有非常慘重的政治代價。首先,由於黑山(Montenegro)、克羅地亞(Croatia)、斯洛文尼亞(Slovenia)等其他巴爾幹國家,曾是前南斯拉夫的一部份,而經過 90 年代慘烈的戰爭後,對塞爾維亞的軍事威脅自然相當警惕;而科索沃在地緣政治上,作為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之間的緩衝國,一旦科索沃被呑併,區域上其他國家的軍事安全會受到直接威脅。「武統」舉動極有可能會挑起另一次巴爾幹戰爭,在巴爾幹國家的介入下,塞爾維亞則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圍堵。

其次,由於科索沃早已獲西方國家的外交承認,因此任何對科索沃的軍事行動,皆會被視為對另一主權國的侵犯。在北約和歐盟的保護傘下,塞爾維亞的作戰對象不僅是科索沃,更是整個北約和歐盟。90 年代南斯拉夫的解體,正正是由北約介入所促成。如此一來,若塞爾維亞單方面改變現狀,不但巴爾幹半島,而是整個歐洲,都很大機會會被捲入在內。另外,在近年塞國積極推動入歐進程,歐盟要求塞科關係正常化的背景下,一旦塞國對科索沃進行「武統」,都會換來「入歐夢碎」的結果。

科索沃獨立至今逾 10 年,已有超過 100 個國家承認科索沃的主權獨立,並已與 95 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其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存在,已經是無不可挽回的既定事實。既然如此,與其繼續糾纏所謂「國家統一」,倒不如「向前看」,淡化政治爭拗,與鄰居和平共存,又可以順利成章加入歐盟,一起「發大財」。

具有「當勞侵特色」的協議?

是次「經濟關係正常化」的協議,除象徵塞科關係破冰外,還帶有濃厚的當勞侵總統外交色彩。在協議當中,科索沃將會外交承認以色列,而塞國總統武契奇在簽紙儀式上,不但發表講話盛贊當勞侵、邀請他到訪塞國,還承諾把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是極少數跟隨美國做法的國家。這項條款明顯與經貿合作扯不上關係,反而是圍繞著當勞侵親以色列的外交政策核心,故可説是為他送上一份大禮。

美國早在 2017 年就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遷移大使館至耶路撒冷,並呼籲各國跟進。起初,此舉被廣泛批評,指會引發阿拉伯國家的激烈反彈,使美國得罪阿拉伯盟友,但最終卻幾乎沒有政治代價。雖然沒有任何盟國願意跟隨,但也被視為總統當勞侵任內,推動親以色列議程之一大外交勝利。

ADVERTISEMENT

實際上,此協議之所以富有「當勞侵特色」的原因並不限於此。總統當勞侵早於八月中宣布以阿關係正常化,加上是次塞科經濟關係正常化,在時間線上都是大選前的三個月,固然是有選舉考量。美國政治廣泛流傳一種觀點:由於美國有非常多猶太遊説團、猶太裔早已分散於美國各界,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故此,當勞侵圍繞著以色列的外交重心,有取悦猶太社群的作用,繼而在 11 月大選選情中,在選票數量上,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拉闊差距。

大國角力下的巴爾幹爭奪戰

塞爾維亞作為曾受美國爲首的北約圍剿的國家,兩國關一向較為疏遠,反而與中、俄的關係較為密切。這次塞國調動大使館的舉動,不但標誌著與美關揭開歷史的新序幕,更是正式加入美國和以色列的陣營,與俄羅斯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阿拉伯國家分道揚鑣。塞俄雖然同為東正教國家,但卻投入美國的懷抱,可見俄羅斯的影響力受到又一次的挑戰。

值得留意的是,此次協議中竟然含有不為人留意的「毒丸條款」,即文中開頭列明的第七條「兩國同意禁用不可信的 5G 供應商」。美國國務卿蓬佩奥早前提岀「淨網計劃」(Clean Internet),遊説各國放棄使用華為,而眾所周知,所謂「不可信的 5G 供應商」,當然是劍指華為。

奇怪的是,一向被視為親中的現任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過往有不少過火舉動,如公開感謝中國捐贈抗疫物資、致函習近平支持《港區國安法》等,當地還有不少頗為肉麻的政治宣傳,如大型「習大哥」廣告版。而此次協議的「毒丸條款」卻明顯針對中國而來,塞爾維亞在美中冷戰的格局下,是否已經歸了邊,並選擇美國而不是中國呢?

ADVERTISEMENT

中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地緣政治戰略,首先是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作為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中國在該區的「一帶一路」計劃,正包括在巴爾幹半島建造海陸交通網路,以連接歐、亞和非洲。其次是藉著填補歐盟在當地的地緣政治空缺,建立中國的經濟勢力。中國企業收購了塞國多個關鍵工業資產,如銅礦和鋼鐵製造商、熱電廠,甚至高速鐵路、道路和港口。而華為亦參與塞國的各種項目,如視像監控、改建其國有電訊商的網路等,華為曾表明「把塞爾維亞視為地區資源和能力中心,能夠涵蓋整個東南歐市場,包括波黑、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阿爾巴尼亞」。

被孤立下的塞爾維亞生存策略

對塞爾維亞而言,尋求中國資金卻是迫於無奈的選項。入歐遙遙無期下,歐盟的保護主義又成貿易壁壘,以塞爾維亞的唯一鋼鐵廠 Zelezara Smederevo 為例,面對歐盟對鋼鐵實施進口限制,使其難以經營。該鋼鐵廠不但支撐著超過 5000 就業人口,更是塞國最大單一出口商之一,對於塞國經濟至關重要,所以讓中國有機可乘,其國企在 2016 年收購了此公司。

另一方面,在塞國加入歐盟前,迫切地需要尋求外國資金以支撐國家支岀。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紫金礦業(Zijin Mining)收購塞國的銅礦及冶煉廠 RTB Bor 時,其債務超過 10 億美元。而紫金礦業作為「白武士」收購 63% 股權,該筆資金被投放於保護就業、經濟改革,從而滿足在 2025 年加入歐盟的要求。過去 10 年,中國企業在塞國帶來的投資竟至少達 3180 億美元。

相反地,歐盟從未意識到塞爾維亞正面臨的經濟問題下,未有提供必要援助予塞國,反而採取措施監管中國投資,間接迫使塞國被推往中國的懷抱。在意識到歐盟的漠視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曾於 2019 年 1 月,致函美國總統當勞侵,詳細説明塞國在「入歐之路」遇到的困難、促請美國介入問題,和邀請當勞侵成為 40 年來首位訪塞的美國總統。

塞國着重的是加入歐盟,關鍵在於如何和平解決塞科矛盾。而美國近年已親自介入充當中間人。時至今天,在美國撮合下,塞科宣布經濟關係正常化,是入歐的最低消費。在大局觀而言,不論是中國或俄羅斯,都比不上加入一個擁有 5.12 億歐盟公民的大家庭,能與歐洲鄰居和平共處,又不需要臣服於另一國家。事實上塞爾維亞的最大貿易夥伴是歐洲,而不是中國。

美國政府將協調和主導兩國的「經濟正常化」,引入美資到塞爾維亞及科索沃。被視為美版「一帶一路」的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亦會進駐塞國,參與多個基建項目,與中國的經濟勢力抗衡。另外,雙方也協議會牽手加入由塞爾維亞、(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組成的「小神根區」,參照上世紀歐洲的一體化進程,作為邁向區域穩定的第一步。

關鍵字: 塞科關係
ADVERTISEMENT
The Glocalist 編輯部

The Glocalist 編輯部

聚焦各項國際事件,探討其前世今生。

延伸閱讀

沒有更多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熱門頭條

哈薩克下議院擬將首都改回舊稱阿斯塔納

智利新憲法遭公投否決 總統波列決定改組內閣

獲烏克蘭委託之調查機構發現 俄軍軍備高度依賴外國技術

    The Instagram Access Token is expired, Go to the Customizer > JNews : Social, Like & View > Instagram Feed Setting, to refresh it.
Facebook Instagram Telegram Twitter
The Glocalist

聚焦各項國際事件,探討其前世今生。

LEARN MORE »

近期文章

  • 哈薩克下議院擬將首都改回舊稱阿斯塔納
  • 智利新憲法遭公投否決 總統波列決定改組內閣
  • 獲烏克蘭委託之調查機構發現 俄軍軍備高度依賴外國技術

分類

  • 2022六大選舉
  • 2022哈薩克抗議
  • 2022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 一週動態
  • 國際懶人包
  • 國際突發
  • 專題剖析
  • 從足球看世界
  • 烏克蘭危機
  • 烏克蘭局勢更新
  • 美國大選專題
  • 衝突敍事
  • 觀點評論
  • 趣聞笑料
  • 週報

© 2021 The Glocalist - World Watch: 國際政治觀察站

沒有搜尋到相關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一週動態
  • 觀點評論

© 2021 The Glocalist - World Watch: 國際政治觀察站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are giving consent to cookies being used. Visit our Privacy and Cookie Policy.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