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快警告以色列軍方,美聯社是美國傳媒機構!美國將不會對這次攻擊吞聲忍氣了事……」星期六(15 日)下午約二時,馬赫迪(Jawad Mahdi)的電話聆聲響起,聽筒另一端是一位操流利阿拉伯語的人,他告知馬赫迪以色列軍方的空襲即將到來,而他尚有一個小時離開建築物(Al-Jalaa Tower)。
馬赫迪是加沙走廊(Gaza Strip)的一位知名商人,幾年前獲以色列的入境許可證後,便居住於距離海灘兩公里、樓高 12 層的商民兩用 Al-Jalaa 大樓,Al-Jalaa Tower 是加沙的著名建築之一。馬赫迪指自己整個家族,皆住在該大樓的其中九間寓所內。
電話中的以色列人問接聽電話的馬赫迪,是否該大廈的業主,並獲馬赫迪確認。據馬赫迪指,這名來自以色列的男子在電話中表示:「我來自 Shabak(以色列安全局),哈瑪斯正處於你的大樓內,我們將會轟炸大樓。請你安排所有人離開,只有一小時的時間。」
「我們倆是朋友嗎?我們現正處於戰爭之中。」
以色列特工無情的答覆
馬赫迪懷疑該特工,詢問自己怎能肯定對方在說真話,以色列的特工答覆:「我們倆是朋友嗎?我們現正處於戰爭之中,請由 12 層開始,安排全部人離開。」
馬赫迪聽從以色列特工指示走到樓頂的第 12 層,然後一層一層由高至低疏散。他從位處頂層的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和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開始挨家挨戶敲門,然後繼續到下層,包括律師樓、醫療診所、以及自己家人的居所。
美聯社的工作人員立即緊急致電以色列軍方、外交部和總理辦公室,但對方不是沒有回覆,就是無可奈何,告知幫不上忙。所有以色列官員都告訴美聯社的員工,要確保所有人都離開大樓。
隨著大樓的居民、員工爭吵的同時,伴隨著時間流逝。馬赫迪在下午 3 點接到了另一個電話:「所有人都在大樓外面嗎?」。「是的」,馬赫迪確認,但他乞求以色列再給 10 分鐘,因為一些美聯社的員工需要返回辦公室取回攝影機。
Twitter 上廣傳的一段影片中,可見他懇求來自以色列的傳話人:「從下午 3 點到 3 時 10 分,已經沒有東西能改變事情了。我們知道這座大樓不會再回來,我們只想四位穿著記者背心的人進入,不是拿取武器,只希望拿回相機和攝影裝備。」
「不會有十分鐘。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大樓,我們已經給了一個小時的疏散時間。」那人回答。
儘管他試圖爭論,但仍然無補於事,因而選擇放棄。
「這裡是我們的生活、工作,也是我們的記憶。完結了,一切就這樣消失了。你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吧。上主看著你們所做的一切。」
Al-Jalaa 業主最後回覆
對方以「為先知祈禱」(Pray for the Prophet)回應。「為先知祈禱」是一個阿拉伯句子,通常用於緩解人的緊張情緒。其後他再確認一次建築物內是否有人。之後的幾分鐘內,三枚導彈從天而降——大樓被炸毀了。
大樓被炸一事很快就成為國際新聞的頭條,被視為是加沙衝突中的外交轉捩點。此前,美國多次聲明支持以色列,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以及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早已強調「堅定支持以國的安全和自衛權」(unwavering support for Israel’s security and for Israel’s legitimate right to defend itself and its people)。
然而,美聯社在加沙辦事處的炸毀一事激怒了拜登和布林肯,白宮發言人很快就在 Twitter 上回應此事,莎琪(Jen Psaki)指,已直接與以色列當局溝通,重申確保新聞工作者和獨立媒體的安全是(以色列)最重要的責任。國務院發言人亦表示已與美聯社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普魯伊特(Gary Pruitt)對話,表達了美國政府堅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各地的獨立記者和傳媒機構。
至於以色列方面,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發表了一份含糊的聲明,稱以軍戰鬥機擊中了一座多層建築,其中包括屬於恐怖組織哈馬斯的情報局之軍事資產,並事先警告了大樓內的平民,好讓他們安全撤離。聲明當中沒有提供任何有關哈瑪斯在大樓內活動的證據。而以國的外交官亦大為震驚,他們完全不知道是次針對美國新聞機構辦公室的行動,事前也沒有人通知他們。直至到星期三,他們仍然未能了解炸毀大樓的原因以及相關情報。
「完全沒有人告知我們任何事情。以色列在全世界的外交官都被問及此事,但沒有人得悉任何情報,以解釋軍方這一次的行動。」
一位以色列外交官透露
在週一,以色列報章《耶路撒冷郵報》的記者 Lahav Harkov 透露,以色列當局已與美國分享相關情報。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採訪,並在《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的節目中確認消息。
但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自己沒有收到任何有關證據。翌日,布林肯改口確認美國已收到以國的情報。
目前到底美國收到甚麼資料仍不太清楚,以色列軍方拒絕透露該大樓對以國構成哪一種性質的威脅,只聲稱哈瑪斯在該大樓內,設有情報搜集的部門,並由「為恐怖份子而設、使用尖端技術的獨特資產」所組成。以軍強調該行動「在符合國際法下展開,並採取預防措施,盡量減低對平民的傷害」,更指控該單位多次使用「尖端技術」妨礙軍方的行動,而所謂的「技術」可能涉及電子戰。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從軍方消息人士指,自從轟炸該大樓,而引起國際社會嚴厲批評以來,以軍再次審查所有有關 Al-Jalaa 大樓的情報,並且「持百分百信心,肯定該大樓是正當的目標」。此外,是次軍事行動也獲以軍參謀長 Aviv Kohavi 及國防部長 Benny Gantz 在例行會議上批准。對於參謀長有否因對美聯社在該大樓設有辦公室而質疑行動,國防部則指不評論事件。
「這就是問題所在。應當有人事先警告,指出美聯社是美國的新聞機構。美國不會對這次攻擊吞聲忍氣了事。」
某以色列某外交官
實際上,不但沒有人預先質疑行動,事件發生一星期後,以色列至今仍然拒絕透露有關大樓內的情報,以及在下令轟炸之前,到底以色列掌握甚麼實質證據。美聯社已經對此要求以色列進行獨立調查。
該外交官説:「應在炸毀大樓的五分鐘內發布證據。遺憾的是,這沒有發生。」軍方的消息人士亦承認他們未有正確處理炸毀大樓所帶來的潛在後果。
在轟炸 Al-Jalaa 大樓的事上,以色列至少未考慮到三個因素:
首先,美國政府和社會大眾不會忽視以色列炸毀美國新聞機構辦公室的事實。
其次,是次行動是在以軍被指控利用國際媒體散佈假消息之後的第二日發生。以軍利用國際媒體事先對外宣稱將使用地面部隊進攻加沙,結果只是軍事手段,先欺騙哈馬斯成員進入預先掘好的地道,好讓以色列能夠炸毀地道,把哈瑪斯一網打盡。現在以軍炸毀美聯社的加沙辦公室,令人感覺以色列不止欺騙媒體,更是攻擊媒體。
最後,以軍未有意識到「帶風向」、引導公共輿論的重要性。以色列當局只發表簡單聲明,而未有提供任何證據,令大眾對此事之正當性產生無限遐想。這次魯莽的行動,不但破壞了以色列的國際形像,亦影響了公眾輿論,導致以色列自衝突開始所打的「自衛牌」備受挑戰之餘,也使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盟友,陷入兩難而尷尬的處境。
類似的事件曾在 2010 年 5 月發生。當時海軍突擊隊登上了前往加沙的 Mavi Marmara 土耳其艦隊。當突擊隊成員快速地,繫上船的上甲板時,他們突然遭受襲擊,而有些人被刺傷,其他人則被扔進水中。他們當時為了自衛,而殺害了 9 位襲擊者,但國際媒體則報導了故事的單方面——以色列殺死向加沙提供援助的人道主義者。

當時登船片段清楚顯示對方襲擊在先,證實以軍清白,但片段竟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公佈,為時已晚。而國際頭條所描述的故事是:以色列是攻擊者、侵略者和殺兇手。
Al-Jalaa 大樓被炸毀後,國際間的輿論對以色列頗為不利。儘管以色列已提出賠償,並再三強調大樓內藏有哈瑪斯的單位,但根本從未對外公佈任何證據。以軍被問及會否公開相關資訊時,表示「可能在行動結束後」才會決定是否公開。如果以軍確實掌握相關證據,卻選擇在事件發生超過一星期後才公佈,這樣真的能夠改變國際輿論嗎?
![The al-Jalaa tower housing Al Jazeera and The Associated Press offices collapses after being hit by an Israeli missile in Gaza City [Mohammed Salem/Reuters]](https://www.aljazeera.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2021-05-15T124902Z_1077725058_RC2CGN9CEFR4_RTRMADP_3_ISRAEL-PALESTINIANS-TOWER-MEDIA.jpg?resize=770%2C513)